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我国汽车制造业的优劣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我国汽车制造业的优劣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1.劳动生产率及增加值率低
中国制造业仍然停留在劳动密集阶段,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也低。
2.制造业技术开发水平相对落后,缺乏自主研发能力
总体看来,目前中国制造业发展异常迅速,产业基础越做越大,但总体科技含量不高,原创性技术和产品很少,自主开发能力薄弱,产品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处于中低端水平。
3.处于产业增值链条或分工体系的低端,产品增值率缓慢,竞争优势的层次低下
中国制造的产品凭借低成本的竞争优势风靡世界,但也应看到,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由于仅仅处于产业链中的加工制造阶段,既未能掌握上游的核心技术,也缺乏下游的品牌与渠道优势,使得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在最终的利润分成中也往往处于份额最少的一方。
与越南相比 我国承接制造业转移的优势有哪些?
中国承接制造业转移的优势主要在于其广泛的产业链、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稳定的政治环境。与越南相比,中国在供应链、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人才储备方面更具优势。此外,中国吸引外资的能力也强于越南,拥有更多的自由贸易区和经济特区,以及更优惠的税收政策和配套服务。因此,中国具有更强的制造业竞争力和更大的发展潜力。
广州服装制造业的优势何在?
1,慢慢由低廉的内销和出口代工向并购,创品牌发展。
2,更新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同样的时间创造更多的产品。3,产业内迁,外部向东南亚迁徙,内部像内地迁移。4,小厂会慢慢走向死角,利润会薄弱。大厂也不断转变思路,积极创新,在出口不景气的时候积极开拓市场,加强管理。除了汽车,德国制造业还有哪些优势行业?
德国的工业制造业在世界很多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昆明有一座石龙水电站。是中国最早的水电站。用的发电机就是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水轮发电机。一百多年了,还是照样在发电。这充分说明德国制造业的水平。德国的机械制造在世界也处领先地位。
德国是老牌工业强国,日耳曼民族与欧洲其他民族明显不同,做事比较勤奋严谨,虽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对国内经济和科技造成了巨大伤害,但这个民族任然靠自己的技术和产品走在世界前列。德国人的汽车是天下尽知的,但在火车,高铁制造,通信领域,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方面德国也有非常强的实力,西门子制造享誉天下,拜尔制药天下无敌。德国啤酒行销全球。这一切靠的是德国人的严谨和可靠的产品质量!德国制造是中国制造之师!值得我们学习。
1887年,英国议会通过侮辱性的商标法条款,规定销往英伦的德国货必须标明“德国制造”,以有别于身份高贵的英国造,熟料德国人只用15年经济总量就赶上英国,在战舰制造上直追大英。20世纪至今,其机械、化工、汽车和电子四大产业享誉世界,在机械制造的31个部门中,德国在精密和光学仪器等17个居全球领先地位,处于前3位的多达27个。德国制造具有耐用、可靠、安全和精密等基本特征,大众汽车代表国民品位,巴斯夫节俭谨慎又远见卓识,ICE在重大伤亡事故后时速从280降至160公里均是最好的例证。
德国品牌熠熠发光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德国人将理性严谨的民族性格淋漓尽致地融入产业之中,成为其核心价值。它还保有最全面的标准化体系(DIN),全球2/3的机械制造标准根据DIN制定。德国人最具工匠精神,有“手工艺是金饭碗” 的民谚,实科中学(再有培养蓝领的普通中学和大学生的高级文理中学)主要培养各种工匠、技师和职员,手工艺师的培训实习门槛更高更严。技术层面的专注、标准、精确、完美、秩序,教育层面的定向,价值层面的理性严谨、责任诚信有机结合,塑造出德国品牌的优秀品质与可靠信誉。
二战后,德国在一片废墟上创造出经济奇迹,原因在于其坚实的物质基础,包括工业潜力、教育科研体制、国民综合素质,还有马歇尔***、币制改革、政策对路、低水平军费等因素,更有保持始终的社会市场经济路径,它在自由市场经济和***经济之间寻求“经济人道主义的第三条道路”,包含“市场经济+总体调控+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以实现“平等、公平、合理”的***社会,被历届***视为基本国策。凭借坚实的制造业和稳定的政策,德国从1954年至今一直保持外贸顺差,2011年出口首破1万亿欧元,2016年实现GDP3.46万亿美元,预期寿命81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我国汽车制造业的优劣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我国汽车制造业的优劣势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