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德系国家汽车产品优劣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德系国家汽车产品优劣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美系车、日系车、德系车都各有什么优势,要入手哪一款车呢?正常家用,20左右?
- 法系车、德系车和日系车同级别对比都有什么优缺点呢?
- 德系镜头如徕卡,蔡司等镜头好用吗?和日系佳能,尼康,适马等镜头相比有优势吗?
美系车、日系车、德系车都各有什么优势,要入手哪一款车呢?正常家用,20左右?
美系粗犷稳重(油耗略大小问题略多),德系精细技术(款式国人喜欢配置高小问题相对较多),日系省油耐用(相对技术落后但成熟可靠,发动机耐用),总之各有特点,没有十全十美的车,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20万左右车型太多了!
20万级合资三强的特点大致如下
德系车性能与顿挫兼备,综合品质合格、品牌影响力巨大,轿车以商务车为主没有竞品。
美系车性能与油耗兼备,但油耗也是在合理的范围内,是沪市为核心辐射周边省份影响力也很大。
日系车性能和油耗表现都很差,但因进入闽粤地区较早即使毫无亮点也能有不错的品牌接受度,用车习惯导致。
三个车系特点可以大致这么总结,20万左右挑出三台有代表性的车作为对比,通过这三台车可以印证上述定义。
德系车预算内可以考虑大众迈腾DSG领先型,指导价21.99万优惠2.5万左右;车身尺寸4866*1832*1464、轴距2871mm,悬架为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式四轮独悬;外观设计仍非常商务,在预算内有这种用车需求基本选无可选。
发动机为EA888·330 Tsi低功率版2.0T,最大功率137kw、峰值扭矩320N·m(最大扭矩转速1600-4000转),动力参数虽然一般但与7挡湿式双离合匹配后仍可以在7.5秒破百,性能是相当不错的。不过DQ380以及381这两台大众中端主力双离合变速箱顿挫感明显,尤其是迈腾使用的380低速顿挫感明显,选择使用这种变速箱的车只能以人去适应车。
美系车预算内推荐选择2.0T君威国VI尊享型,指导价22.98万优惠3万左右;车身尺寸4902*183*1461、轴距2829mm,悬架结构与迈腾相同也还是前置前驱,外观设计走运动化路线,所以虽然车长接近C级车水平但整车并不显得大(饱满)。发动机为LTG-2.0T,最大功率192kw、峰值扭矩350N·m(最大扭矩转速2000-5000转),变速箱匹配6T50-9AT手自一体。动力参数能体现一定的优势,而实际表现破百最好成绩已经达到6.21秒,6秒挡的20万级轿车绝对算是性能车了。
而且是用传动效率比双离合更低的变速箱,即使传动效率被限制了但9AT可以做到很平顺这点是德系双离合做不到的,综合素质明显要高一些,但和商务路线的迈腾帕萨特之类的车还是没有竞争关系的。
日系车预算内可以考虑凯美瑞2.5L自动豪华版,指导价21.98万最高优惠1.5万左右;车身尺寸4885*1840*1445、轴距2825mm,前置前驱悬架结构也没有什么特殊,至于设计感与德美系均无竞争关系,这种设计感不好评价。法系车、德系车和日系车同级别对比都有什么优缺点呢?
操控性同级别车法系,德系,日系;油耗日系,德系,法系;空间日系,德系,法系;底盘法系,德系,日系;整车钢性法系,德系,日系;人体工程学日系,法系,德系;安全性法系,德系,日系;质量稳定性日系,法系,德系;当前二手车保植率日系,德系,法系。最值得长久使用法系,日系,德系。
一般来说,法系车同法国人的浪漫性格相吻合,外形、内饰总是独出心裁、标新立异。不像德国人那么古板、拘谨,同样反映在德系车上,也是这样的特点,一丝不苟,严格到你看不见的地方。日系车靠模仿起家,只不过比韩系、国产车起步要早,虽然日本人做事也比较认真,但岛国***匮乏的现实渗透到日本人的骨子里和意识中,所以,日系车看得见的地方给你弄得严丝合缝儿,但看不见的地方能省则省。其实,汽车工业经历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很成熟,除了一些新技术新工艺需要磨合之外,基本性能和质量上几无差别,所以,别相信日系水军鼓噪的日系车省油耐用,采用老旧成熟的技术,谁都不会差,而德国乃汽车发源地,技术创新以及大胆***用新技术是德系车的一大特点,所以德国以区区38万平方公里土地、8000万人口,竟然拥有BBA这世界著名豪华品牌以及大众这实力雄厚的普通品牌,德国汽车的创新引领了汽车业的潮流。所以,如果想要比较好的驾驶感受,就买德系车;如果纯为代步、便宜,选日本车无妨。但日系车最令人不齿的并非其能省则省,而是日系水军太过嚣张,蒙蔽那些对车一知半解且又不愿花力气去了解的普通人群。说实在的,如果法国车不是因为水土不服且没有像日系车那样搞大量的充值软文,操控不错的法系车绝不应该是今天这个样子。
同价格,同级别,日系省油,配置相对丰富,空间利用也是日系最在行的。缺点就是漆薄,用指甲都能抠掉,车身钢性不太理想,看不见的内在减配比较严重。
德系车,如果按斤买那可是***,同样的钱买到最重的铁。缺点是配置太乞丐了,基本就剩下基本配置了,要想来点***配置,价格可是蹭蹭的超出预算,还有就是保养费用真心不便宜,出了毛病总会留点什么治不好的后遗症,实实在在的不省钱也不省心。
法系……优点估计除了特立独行的个性化,貌似没什么符合国情的优点了。缺点就是除了优点全是缺点,尤其是小毛病特别多,还特别不好修,在国内配件也不好弄!
低端买日系 买买菜 接接娃 没问题 商用买大众 感觉高级 低调务实买法系 物美价廉 安全性高
德系镜头如徕卡,蔡司等镜头好用吗?和日系佳能,尼康,适马等镜头相比有优势吗?
我用过蔡司头,感觉做工不错,通体金属,对焦手动,手感好。但是做工好不代表成像好。我不是说蔡司成像不好,而是说就成像而言,没有和日本头拉开差距,做工差距很大,比nc强好多,但是因为手动,没法抓拍,用途小。总结,论功能,nc胜,论做工,蔡司胜。
德国的光学起步早决定了其镜头设计经验丰富和思路先进,制造严谨。在1990年前比日本镜头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并成为优秀的标签。随着日本光学的进步和特殊镜片的应用。现在德国镜头和日本镜头差距不大了。
很少有人用镜头好不好用来形容,考量镜头好坏的标准有很多,但是也包含一些感性的理解。
徕卡、蔡司等镜头的特点就是画质极其优秀,表现为色彩正、锐度高、[_a***_]技术好,用料扎实,手感极佳,但是缺点也非常的明显:没有防抖,不支持自动对焦(我指的的徕卡M系列),而一般真正对徕卡有研究的人,是一定玩纯正的M系列的,现在徕卡也出了好多自动对焦的其他型号,但是多多少少都缺少点M系列的精髓,所以,我这里说的徕卡,指的是M系列的镜头。
徕卡的镜头能达到如此高的素质,是因为光学技术成熟,其实懂镜头的人都知道,镜头结构一共就那么几种,都已经在几十年前很成熟了,因此,即便是几十年前的徕卡镜头,也依然可以达到极高的素质。
再看看佳能尼康系列。它们的镜头属于快速消费品,考虑生产成本,结合防抖,镀膜等各类技术混合在一起,从实用性上来说,肯定是超过手动镜头的,但是手感、成像方面,还真的不一定能比得上徕卡,因此,同样都是镜头,产品的定位完全不一样,双方都有很深厚的光学技术保障,只是用途不一样罢了。
欢迎关注“一点智趣”,我将为您解答相机、摄影、旅行的一切问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德系国家汽车产品优劣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德系国家汽车产品优劣势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